[发明专利]一种物镜及其结构设计方法、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014489.9 申请日: 2022-08-23
公开(公告)号: CN115332030A 公开(公告)日: 2022-11-11
发明(设计)人: 梁晶;邹文兵;白生伟;邵倩倩;董鹤鹏;朱勇波;魏志猛;唐爱权;吕绍林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博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J37/141 分类号: H01J37/141;H01J37/26;G06F30/23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严慧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物镜及其结构设计方法、透射电子显微镜,物镜的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建立物镜几何模型,并对物镜参数信息进行网格划分;向物镜几何模型输入预设物镜参数信息;根据物镜参数信息和预设物镜参数信息确定磁场状态信息;提供物镜的光学信息;根据光学信息和磁场状态信息调节物镜的极靴尺寸状态信息;根据极靴尺寸状态信息再次获取光学信息和磁场状态信息,以得到满足预设条件的物镜结构。通过对物镜结构进行仿真数据分析,调节极靴尺寸状态信息影响物镜中磁感应强度分布,进而保证物镜的使用效果。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物镜 及其 结构设计 方法 透射 电子显微镜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1101448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粒子束装置束斑追踪方法及系统-202010703040.8
  • 何伟;李帅;刘莎 -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2020-07-21 - 2023-09-12 - H01J37/14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粒子束装置束斑追踪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样品台放置设有凹槽的标块,粒子束装置发射粒子束的束斑聚焦在所述凹槽底面;获取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束经过所述标块表面反射后的第一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图像获得激光束的光斑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光斑位置信息,调节所述光斑位于所述凹槽底面;样品台放置样品,获取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束经过样品表面反射后的第二图像,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得所述样品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样品位置信息,调节所述样品位置。本发明通过激光束的光斑追踪束斑聚焦位置信息和样品位置信息,调节样品位置,使得束斑聚焦在样品表面。
  • 物镜结构-202320602454.0
  • 孙斌 - 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
  • 2023-03-23 - 2023-08-22 - H01J37/141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镜结构,所述物镜结构包括:第一物镜组件,所述第一物镜组件内部设有高真空区域,所述高真空区域连通第一真空泵;第二物镜组件,所述第二物镜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物镜组件,所述第二物镜组件内部设有与所述高真空区域连通的真空缓冲区域,且所述真空缓冲区域与样品室连通,所述真空缓冲区域连通第二真空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镜结构在电子光学路径及镜筒的设计制作上要考虑真空的多级差分,可轻松实现样品室的低真空模式,可以根据样品室内的样品调节样品室的真空环境,保证观测不导电样品的准确性。
  • 使用多个带电粒子射束的装置-202310393035.5
  • 任伟明;刘学东;胡学让;陈仲玮 - ASML荷兰有限公司
  • 2017-12-22 - 2023-06-23 - H01J37/141
  • 本公开提出一种防旋转透镜,并将其用作具有预子射束形成机构的多射束装置中的防旋转聚光透镜。防旋转聚光透镜在改变其电流时保持子射束的旋转角度不变,从而使得预子射束形成机构能够尽可能多地阻断未使用的电子。以这种方式,多射束装置可以以高分辨率和高吞吐量观察样本,并且能够用作检查和/或查看半导体制造工业中的晶片/掩模上的缺陷的产量管理工具。
  • 具有对比校正透镜系统的多粒子束系统-202180055228.9
  • S·舒伯特 - 卡尔蔡司MULTISEM有限责任公司
  • 2021-09-07 - 2023-06-09 - H01J37/141
  • 本发明关于多粒子束系统,其包含磁浸没透镜并包含检测系统。在此处,在束开关和检测系统之间的二次路径中提供第二个别粒子束的交叉,并在交叉区域中配置用于切断二次束的具有中心切口的对比孔径。具有第一磁对比校正透镜的对比校正透镜系统配置于物镜和对比孔径之间,该对比校正透镜系统配置为产生具有可调整强度的磁场并校正在交叉中的二次束相对于多粒子束系统的光轴的束倾斜。因此,对于不同的个别图像,可获得更均匀的对比度,并整体上可提高对比度。
  • 使用多个带电粒子射束的装置-201780081259.5
  • 任伟明;刘学东;胡学让;陈仲玮 - ASML荷兰有限公司
  • 2017-12-22 - 2023-05-02 - H01J37/141
  • 本公开提出一种防旋转透镜,并将其用作具有预子射束形成机构的多射束装置中的防旋转聚光透镜。防旋转聚光透镜在改变其电流时保持子射束的旋转角度不变,从而使得预子射束形成机构能够尽可能多地阻断未使用的电子。以这种方式,多射束装置可以以高分辨率和高吞吐量观察样本,并且能够用作检查和/或查看半导体制造工业中的晶片/掩模上的缺陷的产量管理工具。
  • 带电粒子系统、孔径阵列、带电粒子工具和操作带电粒子系统的方法-202180054132.0
  • D·马丁内斯·内格雷特·加斯奎;V·C·伯金;尹炜华 - ASML荷兰有限公司
  • 2021-08-16 - 2023-04-28 - H01J37/141
  • 一种带电粒子系统(400)沿着多束路径(406,408)生成带电粒子多束。带电粒子系统包括孔径阵列(430)、射束限制阵列(421)和会聚透镜(410)。在孔径阵列中是用于从上游带电粒子源(401)生成孔径阵列下游的带电粒子路径(406)的孔径(432)的阵列。射束限制阵列位于孔径阵列下游。射束限制阵列中限定有用于对带电粒子多束路径进行成形的射束限制孔径(422)的阵列。会聚透镜系统位于孔径阵列与射束限制阵列之间。会聚透镜系统选择性地在不同旋转设置下操作,这些旋转设置限定在孔径阵列与射束限制阵列之间的不同射束路径(406)范围。在会聚透镜系统的每个旋转设置下,射束限制阵列的每个射束限制孔径位于孔径阵列下游的射束路径上。
  • 一种扫描电子束成像设备及成像方法-202310036900.0
  • 赵焱 - 苏州矽视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1-10 - 2023-04-28 - H01J37/141
  • 本发明涉及扫描电子束成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描电子束成像设备及成像方法,包括电子源、加速极、至少一个聚光镜、至少一个限制膜孔、样品台、至少一个偏转器和至少一个探测器,还包括物镜,用于将入射的主电子束聚焦在样品表面,物镜包括为同心轴结构的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且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分别电性连接聚焦电源,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由环状软磁结构非闭合包裹,形成漏磁回路上的三个极靴,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寄生磁透镜变成可独立控制的第一磁透镜,通过调整第一磁透镜和第二磁透镜的激励,包括激励电流方向和比例,可以改变物镜的工作模式,满足高能或低能电子束成像,提高成像质量。
  • 一种物镜及环境扫描电镜-202211347606.3
  • 王鹏飞;史丽娜;赵伟霞;刘俊标;殷伯华;王岩;董增雅;韩立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2022-10-31 - 2022-12-27 - H01J37/141
  • 本发明涉及电子显微成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物镜及环境扫描电镜,该物镜至少包括:上极靴,具有连接部与工作部,工作部具有中空的容纳腔,适于形成电子束通道;下极靴,与连接部相连,且工作部至少部分插置在下极靴内,下极靴的内侧壁与工作部的外侧壁之间的区域形成过渡真空区;下极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抽气孔,适于通过第一抽气孔对过渡真空区进行抽真空;密封结构,设置在下极靴远离上极靴的一端,以将电子束通道与过渡真空区相隔开,以及将过渡真空区与外部环境相隔开;密封结构具有气体通道以及使电子束通过的第一通孔,气体通道连通第一通孔与过渡真空区。该物镜,扫描过程中更容易维持电子束通道的高真空度,从而提高扫描效果。
  • 扫描电镜用电磁透镜线圈冷却系统-202221170498.2
  • 崔战伟;杨思源;信文平;杨润潇 - 惠然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5-16 - 2022-12-16 - H01J37/141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描电镜电磁透镜线圈冷却系统,包括电磁透镜线圈、冷却介质供给装置和液泵,电磁透镜线圈由中空导体绕制而成,中空导体具有外壁和位于外壁内的两端贯通的中空腔体,电磁透镜线圈的一端与冷却介质供给装置连通,由冷却介质供给装置向中空腔体内供入冷却介质,液泵连接在电磁透镜线圈和冷却介质供给装置之间,为冷却介质在中空腔体内的流动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导体绕制线圈,并在导体的中空腔体内通入冷却介质,通过冷却介质在导体内部的流动实现温度的快速传导,能够实现线圈的有效降温与温度恒定,使得线圈的温度分布均匀,保证磁场的均匀性,进而有效保证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成像效果。
  • 电子透镜球差调节装置、电子透镜装置和电子显微镜系统-202110405488.6
  • 李任恺;黄鹏玮;查皓;杜应超;黄文会;陈怀璧;唐传祥 - 清华大学
  • 2021-04-15 - 2022-09-23 - H01J37/14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透镜球差调节装置、电子透镜装置和电子显微镜系统,主要包括:微波腔组,与电子透镜共同设置于电子束的传播方向上;微波功率源,连接于微波腔组,为微波腔组提供能量。本发明利用由微波功率源提供能量的微波腔组对入射电子束进行球差控制,进而在电子束经过微波腔组和电子透镜后,微波腔组对电子束所产生的负球差与电子透镜对电子束所产生的正球差相抵消,从而当电子束通过整个电子透镜装置或整个电子显微镜系统后便能够减小甚至消除由电子透镜所产生的球差,提高了电子显微镜空间分辨率。另外,本发明在电子束路径上的设备器件占用空间更小、重量更轻,有利于电子透镜装置和电子显微镜系统的装配和调节以及降低设备成本。
  • 一种双出口平行透镜-201811463631.1
  • 张喻召;李晨冉;李士会 - 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2018-12-03 - 2022-08-02 - H01J37/14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出口平行透镜,包括:磁轭(1)、磁极(2)、线圈(3)、真空盒(4)。平行透镜磁极面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入口磁极边线形状为圆弧,两个出口边线形状为曲率不同的曲线。当线圈加一定电流后,带电离子束以一定角度由入口进入平行透镜,通过在磁场中路径长度不同,会以同一角度出射,达到离子束平行化的目的。磁极面两个出口,通过改变平行透镜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离子束的出口方向,从而实现两个方向离子束平行化。在离子注入机上,平行透镜的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磁场力,使带电离子在磁场中偏转不同的角度,从而使不同角度的离子束平行化,以同一角度注入晶圆。一般的平行透镜只有一个偏转方向,只能够对应一个靶室。本发明公开的平行透镜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使离子束偏转进入不同的靶室,从而提高离子注入的产能。本发明涉及离子注入装置,隶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
  • 阴极射线发光电子显微镜-202080046100.1
  • J·伯尔内 - 阿托莱特股份公司
  • 2020-05-11 - 2022-07-08 - H01J37/141
  • 一种具有电子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该电子柱定位成将电子束引导到样品上,该电子柱具有:真空外壳;电子源;以及定位在真空外壳内的电磁物镜,该电磁物镜包括壳体,该壳体在其顶面具有入口孔径且在其底部具有出口孔径;径向定位在壳体内的电磁线圈;光物镜,其定位在壳体内并且包括具有第一轴向孔径的凹镜和具有第二轴向孔径的凸镜;电子束偏转器,其定位在壳体内并且包括第一组偏转器和定位在第一组偏转器下方的第二组偏转器,其中,第二组偏转器定位在第一轴向孔径下方,并且第一组偏转器定位在第二组偏转器上方。
  • 带电粒子线装置-201980094928.1
  • 中野朝则;山泽雄;鹿岛秀夫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2019-04-19 - 2021-11-16 - H01J37/141
  • 提供具有能修正色像差的绕组像差修正器的带电粒子线装置。多极透镜具有:磁性体芯(150);多个电流线(101)~(112);丝状的多个电极(301)~(312);用于将多个电极固定于真空容器内的结构物的绝缘性的电极固定部(331)~(342);和设于电极固定部与磁性体芯的中心轴之间且设为基准电位的导电性的屏蔽件(320)、(321),多个电流线的主线部沿着磁性体芯的内壁相对于磁性体芯的中心轴而轴对称地配置,多个电极中的与磁性体芯的中心轴平行的部分相对于磁性体芯的中心轴而轴对称地配置。
  • 荷电粒子线装置及扫描电子显微镜-201811187800.3
  • 熊本和哉;松田定好 - 松定精度株式会社
  • 2015-12-03 - 2021-03-23 - H01J37/141
  • 本申请提供一种荷电粒子线装置具备:荷电粒子源;加速电源,设置来加速从所述荷电粒子源射出的荷电粒子线,并连接于所述荷电粒子源;及物镜透镜26,将所述荷电粒子线聚焦于试料。物镜透镜相对于试料,设置于所述荷电粒子线的入射侧的相反侧;且形成所述物镜透镜的磁极具有:中心磁极,其中心轴与所述荷电粒子线的理想光轴一致;上部磁极;筒形的侧面磁极;及圆盘形状的下部磁极;其中,靠近于所述中心磁极的试料侧的上部中,所述上部附近的径为较小的形状,所述中心磁极的下部为圆柱形状;所述上部磁极为中心形成圆形的开口部的磁极,且为于朝向中心的盘状的靠近所述中心磁极的中心侧较薄的圆盘形状。
  • 电磁透镜组中带电粒子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201910339992.3
  • 张劲;陈炯;夏世伟 - 上海凯世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凯世通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19-04-25 - 2020-10-30 - H01J37/14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透镜组中带电粒子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多组电磁透镜组的工作数据和多组粒子束的质量数据;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多组工作数据和多组质量数据执行迭代优化,得到最优解集;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决策变量包括:所述工作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和/或所述质量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型的优化目标包括所述粒子束的运动参数;根据所述最优解集控制所述电磁透镜组。本发明通过调节透镜组的多个工作参数、粒子束的质量参数实现对带电粒子束的运动状态的控制,不依赖于电极的具体组态,适用于任意组态的电极的透镜组,普适性好,且能实现精准控制。
  • 带有减震圈的电磁透镜-201922352531.8
  • 李传林;陆广烈;李自立;姚莉 - 苏州优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2-24 - 2020-06-19 - H01J37/14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减震圈的电磁透镜,包括;磁轭,包括底板、与底板相对间隔设置的顶板、以及连接底板和顶板的外筒;底板设有第一通孔,底板的内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通孔的第一内筒;顶板上设有第二通孔,顶板的内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二通孔的第二内筒,且第二内筒与第一内筒相对间隔设置;线圈,设于外筒内并套设在第一内筒及第二内筒上,线圈的底部与底板紧贴,线圈的顶部与顶板具有间隙;减震圈,设置在间隙中并套设在第二内筒上;且减震圈紧贴线圈及顶板设置。通过在线圈与顶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设置减震圈,有效防止电磁透镜在工作中由于磁场的作用会使线圈与磁轭之间产生轻微的震动,有效保证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成像质量。
  • 一种产生可控涡旋电子束的装置及方法-201710896503.5
  • 田鹤;陈鑫铠;孙土来;杜凯;任天星;陈星;陈琼阳 - 浙江大学
  • 2017-09-28 - 2020-06-05 - H01J37/14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EM产生可控涡旋电子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枪,产生平面电子束;磁场控制器;绕有导电线圈的磁针,通过有电学设备控制的芯片设置于平面电子束通道上,所述磁场控制器产生强度可控的磁场,所述磁场用于调制所述平面电子束的相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装置产生可控涡旋电子束的方法。该装置在电子显微镜中形成类磁单极的磁场分布,以获得具有单一轨道角动量、量子数可控的涡旋电子束。
  • 一种新型中束流平行透镜磁铁-201811357793.7
  • 贾晓亮;李士会;肖志强 - 北京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2018-11-15 - 2020-05-22 - H01J37/14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中束流离子注入机平行透镜磁铁结构,包括:磁铁磁极模块(1)、通电线圈模块(2)、磁铁磁轭模块(3),其中磁铁磁极模块(1)由上下磁极构成,磁极间能够产生理想磁场,进而将以一定发散角进入磁铁的离子束利用磁极进行偏转后,使其在射出磁铁时呈现平行束状态;通电线圈模块(2)由中空导线、水冷组件等浇灌而成;磁铁磁轭模块(3)由上盖板、下盖板,磁极连接块等构成,用于控制磁铁的磁饱和现象。本发明涉及离子注入装置,隶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
  • 一种磁透镜及激励电流控制方法-201910533328.2
  • 何伟;李帅 -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2016-12-14 - 2019-09-20 - H01J37/14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透镜,所述磁透镜包括:导磁壳体、激励线圈和电源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导磁壳体,在所述激励线圈的外部包围所述激励线圈;所述激励线圈由绞合线缠绕与导热包覆物填充而形成;所述电源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激励线圈供电,控制所述激励线圈的电流方向及电流大小。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所述磁透镜的方法。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改变所述磁透镜聚焦特性的同时,保持所述磁透镜具有均匀恒定的热损耗功率。
  • 磁透镜及电子聚焦设备-201821588279.X
  • 张国万;王增斌 - 北京量子体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9-27 - 2019-07-12 - H01J37/141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透镜及电子聚焦设备,其中该磁透镜包括:电子源,用于发射电子;磁场组件,设置于电子源的出射路径上,且至少包括两正交设置的磁场线圈组,其中,通过控制磁场组件中磁场线圈组的电流通断产生磁场,以使得电子在所述磁场的作用下汇聚于磁场组件远离电子源的一侧。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申请能够实现至少两方向上电子的聚焦和成像。
  • 一种离子束流调节装置-201710408716.9
  • 钱锋 - 东莞帕萨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2017-06-02 - 2019-02-05 - H01J37/141
  • 本发明主要属于离子束流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束流调节装置。包括铁芯、极头、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铁芯包括上铁芯块、下铁芯块、前铁芯块和后铁芯块,所述上铁芯块和所述下铁芯块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前铁芯块和后铁芯块连接,所述上铁芯块、所述下铁芯块、所述前铁芯块和所述后铁芯块的内侧面共同界定形成贯通孔;所述离子束流调节装置还包括依次堆叠套设在所述前铁芯块上的第三线圈和依次堆叠套设在所述后铁芯块上的第四线圈。本发明所述离子束流调节装置不仅能够使束流通过时带状束流的截面形状保持直线形状,而且能够调节束流在高度方向上的均匀性,以满足束流传输和注入的要求。
  • 荷电粒子线装置及扫描电子显微镜-201580074860.2
  • 熊本和哉;松田定好 - 松定精度株式会社
  • 2015-12-03 - 2018-11-09 - H01J37/141
  • [课题]期望提升荷电粒子线装置的性能。[解决手段]一种荷电粒子线装置具备:荷电粒子源11;加速电源14,设置来加速从该荷电粒子源11射出的荷电粒子线12,并连接于该荷电粒子源11;及物镜透镜26,将该荷电粒子线12聚焦于试料23。物镜透镜26相对于试料23,设置于该荷电粒子线12的入射侧的相反侧;且形成该物镜透镜26的磁极具有:中心磁极26a,其中心轴与该荷电粒子线12的理想光轴一致;上部磁极26b;筒形的侧面磁极26c;及圆盘形状的下部磁极26d;其中,靠近于该中心磁极26a的试料23侧的上部中,该上部附近的径为较小的形状,该中心磁极26a的下部为圆柱形状;该上部磁极26b为中心形成圆形的开口部的磁极,且为于朝向中心的盘状的靠近该中心磁极的中心侧较薄的圆盘形状。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